比起學歷,成為公司想要的人顯然更重要
公司想要的人不是 " 學校裡拿高分的好學生 " ,而是 " 能實際為公司作出貢獻和成績的員工 " 。
許多人感覺自己讀了十幾年,甚至二十年的書,可一旦走入社會仍然如迷途的羔羊,不知所措。也有人感歎自己懷才不遇,在社會與校園的巨大差距中自怨自艾。
眼看著周圍的同事,業績越來越突出,能力越來越出色,而自己卻依舊包裹在學歷的光環裡,不由感歎一聲:學歷只不過是一張紙而已!
當然學歷並非一無是處,它代表一個基礎起跑線,代表你在所修專業上勝過旁人的理論啟蒙。但是知識與實踐的應用是書本上沒有的,這取決於每個人對工作的接受能力和程度。
當你初入社會,參加校招,學歷是一塊重要的敲門磚,隨著時間的遷移和工作閱歷的加深,學歷的重要程度會變得越來越弱。
有個哲學家過河時與划船的農夫閒聊,他問農夫:"你學過數學嗎?"
農夫:"沒有。"
哲學家便笑道:"那你失去了生命的25%的時間。"
他又問:"那你學過文學嗎?"
農夫回答:"沒有。"
哲學家又笑著對他說:"那你失去生命中50%的時間了。"
哲學家又問:"那你學過哲學嗎?"
農夫回答:"學那個有什麼用?"哲學家聽後,沾沾自喜地嘲笑他。
突然,來了個大浪把船打翻了,兩人落入水中,農夫問那個哲學家:"你學過
游泳嗎?"
哲學家答:"沒有。"
農夫說:"那你已失去整個生命了。"
知識不是用來炫耀的資本,有時候知識不能幫助自己渡過難關,知識積累起來的學歷也是如此。而一技之長卻在某些時候會助自己一臂之力。
在公司裡,老闆所賞識的人也往往正是那些擁有一技之長,並且是別人不能替代的人,相比擁有高學歷卻不具備技能的人,他們在有些時候優勢更加明顯。
上一代經濟成長的模式已不再了,
如果還用過去模式尋找台灣的未來是危險的。
不是一味要把學生趕出學校,
但我必須用很殘酷的口氣對年輕人說,
現在,你必須用更快速的方式去瞭解自己的未來,
瞭解每一分、每一秒你所投資的時間和機會,
如果你還在想獲得學歷就能獲得工作,
機會其實就沒了。
想要在職場上勝出,
你不必讀到台大,
但一定得懂下面 7 件事情...
一、自動自發——
不要事事等人交代
不要事事等人交代,
一個人只要能自動自發地做好一切,
哪怕起點比別人低,
也會有很大得發展;
自發的人永遠受老闆歡迎。
1、從“要我做”到“我要做”;
2、主動分擔一些“分外”事;
3、先做後說,給上司驚喜;
4、學會毛遂自薦;
5、高標準要求:要求一步,做到三步;
6、拿捏好主動的尺度,不要急於表現、出風頭甚至搶別人的工作。
內容未完結,請點擊“第2頁”繼續瀏覽。